中国法院网|中国长安网

万合法律网
Wanhe Legal Network Platform

公告栏

新华社必出神图的决心丨我们“挂”在半空拍摄阅兵!

2025-09-05|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 二维码

|字体:

2025
09/05
62次
来源:
新华社

手机查看
二维码

  编者按:

  此次新华社摄影记者们拍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图片引起网友们热烈反响。在新华社播发的这些“神图”“出圈”的同时,我们记者的一张工作照也一样火出了圈。我们请来了照片中的两位记者,请他们分享在高空中拍摄阅兵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张铖(左)、刘续在消防云梯车上拍摄。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

  9月3日凌晨5时40分,我们第四次登上消防云梯车的工作斗。相机架稳,安全绳绑牢,安全带系紧。随着云梯缓缓升高,我们迎向了胜利日的第一缕曙光。

  9月3日清晨拍摄的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清风轻抚脸颊。脚下的长安街肃穆宁静,空气中已经弥漫着庄严的气息。为了这一刻,我们已演练三次:不断调整云梯的伸展角度,只为尽可能靠近长安街中线,确保拍摄效果完美。

  云梯升至极限时的晃动、高空风力的影响、如何快速切换相机……每次演练都让我们更加熟悉高空作业面临的挑战。

  这台最高可攀升至55米的消防云梯车的工作斗,就是我们的拍摄点位。在这不足两平米的空间里,我们拥有着阅兵场上最珍贵的视角之一。这是新华社历次阅兵的独家点位,也是俯瞰现场、记录历史的最佳看台。

  9月3日,核导弹第二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分列式开始后,高点视角的优势显露无遗,我们能够捕捉到地面摄影师无法拍到的宏大全景。战士昂首阔步,战旗迎风招展,战车浩荡前行,战机碧空翱翔,在镜头里汇聚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9月3日,战旗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9月3日,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张铖摄

  9月3日,海军方队接受检阅。新华社记者刘续摄

  这个点位承担着地面方队高角度全流程拍摄任务,需要记者拍摄下每一个方队,并把照片实时传回编辑部。

  虽然工作斗中只站了我们二人,但我们的背后是一个团队——1名技术人员、3名消防员还有编辑部的多名编辑,他们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每一张精彩瞬间的背后,都是无数默默付出的身影。

  9月3日,记者和工作人员在纪念大会结束后合影。

  当受阅部队从脚下经过,地面的震动顺着云梯传至心间。这一刻,我们与历史同频共振——徒步方队的铿锵步伐、战旗方队的血色传奇、装备方队的“国之重器”,都在诉说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坚定步伐。

  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方不负这每一帧画面,不负这壮阔景象。当我们将相机对准现场,与新华社大厦恰好同框。脚下壮阔雄伟的阅兵现场与肩上记录历史的神圣使命,在胜利日当天交汇。我们与所有点位的同事一样,心中涌动着难以言喻的自豪。

  因为我们是新华社摄影记者,永远站在历史发生的第一现场!

  新华社记者张铖(左)、刘续在消防云梯车上拍摄。新华社记者赖向东摄

  记者:张铖、刘续

  编辑:程婷婷、胡秋思

【责任编辑:邱丽芳】


【责任编辑:万合法律网】

常用链接

万合法律网综合赋能平台-全国法律信息直通交互平台-中国法制资讯权威门户网站-24小时发布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号:京ICP备2021035797号-1 公安部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602104177号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制作许可证编号:(京)字第24029号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编号:ISC2022090188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统一信用代码:91110106MA04FWEK2F

官方网址:https://www.whflw.com

电话(传真):010 - 53685798 / 监督电话:15811032228

本站投稿邮箱:wanheflw@126.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

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 万合法律网微博

  • 关注万合法律网
  • 本站兼容IE6及以下版本浏览器,建议您采用1920x1080及以上分辨率访问本网站! Copyright © 2024 万合法律网 版权所有